详细内容
本品由虫体及从头部长出的子座组成。虫体似蚕,长3-5cm,直径3-8mm,表面深棕黄色至黄棕色,有环纹20-30个,近头部的环纹较细;头部红棕色,足8对,中部4对较明显;质脆,易折断,断面略平坦,淡黄白色。子座单生,细长圆杜形,长4-7cm,直径约3mm;求面深棕色至棕褐色,有细纵皱纹,上部稍膨大,头部与柄无明显区别;质柔韧,断面类白色。气微腥,味淡。
冬虫夏草是中国特有的中药材,它与人参、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,中国古代中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。始载于《本草从新》,据载:“冬虫夏草,四川嘉定府所产者,云南、贵州所产者次之。冬在土中,身活如老蚕,有毛能动,至夏则毛出土上,连身俱化为草”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云:“出四川江油县化坪,夏为草冬为虫”。在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成书的《本草备要》中也有冬虫夏覃的论述:“冬虫夏草,甘平。保肺益肾,止血化痰。”
每年的农历四至五月间,积雪溶化的时候,便是冬虫夏草采收的季节,此时冬虫夏草出苗未超过一寸,如果过了这个时节,则会苗枯死,其它杂草也会生长极快,冬虫夏草则踪影全无;冬虫草采收时要除去附在虫体上的黄色腊衣和其它杂质,凉干或晒干;传统的包装方法是以6~8条,用小红绳扎成一小捆(小子)。国内药用价值的虫草产于西藏那曲、昌都以及青海玉树、果洛这几个产地,这些产地位于海拔3000-4000米线,天然虫草素以及天然氨基酸含量。
冬虫夏草是由子座和虫体二部分相连组成,虫体臣4~6 Cm,表面黄色或黄棕色,云南、四川产的颜色偏暗褐色,背面有多条横向皱纹,腹部有足8对,近头部3对,腹部4对,尾部1对,其中腹部的4对较为明显,虫体轻而脆,易折断,断面白色,微有弹性;子座从虫体的头部长出,臣4~7Cm,基部将虫体的头部包被,呈长棒状,上粗下细,灰褐色或黑褐色,质柔韧,断面多为中空。嗅之具草菇香气,味甘。足8对,中部4对较明显,质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。子座单生,细长圆柱形,长4至7厘米,直径约3毫米;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,有细纵皱纹,上部稍膨大,质柔韧,断面类白色。气微腥,味微苦。以虫体色泽黄亮,丰满肥大,断面黄白色,子座短小者为佳。由于精选标准没有量化,在此基础上面虫草专家引入了更高的量化的标准,即:无穿条、无断草、无瘪草、无死草、无混草、干度保持在95%以上,同时将饱满度较差的虫草挑出,形成的优质精选虫草即产地5A精选。